生态素土路面是一种环保、透水、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新型路面形式,尤其适用于人行步道、广场、公园、小区道路等对强度要求不高但对生态环保要求较高的场所。其施工核心在于利用专用固化剂(生态素土胶凝材料)与现场素土混合固化而成。
方案设计:
确定路面的位置、范围、标高、坡度(通常≥1%以利排水)、厚度(一般100-200mm)。
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(如盲沟、集水井),确保雨水能顺畅渗透或排出。
材料准备:
生态素土固化剂: 选择质量可靠、性能稳定的品牌产品(如东方雨虹等知名品牌)。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确定型号和掺量(通常为干土重的3%-8%)。
素土: 优先选用现场或附近的开挖素土(粘性土、粉土、砂土均可,含砾石量≤30%,有机质含量≤5%)。若现场土不满足要求,需外运合格素土。关键: 土壤需粉碎、过筛(一般≤20mm或按设计要求),控制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(通常12%-18%,具体需试验确定)。
水: 清洁的饮用水或符合要求的地下水、河水。
场地准备:
路基处理: 清除场地内的垃圾、杂物、树根、腐殖土等。按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压实(压实度≥93%),确保路基平整、坚实、稳定,承载力满足要求。如有软弱地基需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。
放样: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,标定路面边界、标高控制点(桩)。
模板/路缘石安装: 安装好路缘石或模板,确保线形顺直、标高准确、固定牢固。模板内侧可涂刷脱模剂。
润湿路基: 在摊铺混合料前,对干燥的路基表面适当洒水润湿(避免积水),利于层间结合。
生态素土路面施工的核心在于“选好土、用对剂、拌均匀、压实够、养到位”。它是一个对材料、配比、工艺和养护都要求精细的过程,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路面质量缺陷(如强度不足、开裂、起砂)。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操作,特别是保证充分及时的保湿养护,是成功施工生态素土路面的关键。对于重要项目,建议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并加强全过程质量监控。